為進一步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老年人文明素養,加快轉變市民角色,積極適應城市發展需要,道真自治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精心謀劃,科學規劃,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學校建設。
加強調研,摸清底數。該縣認真學習黨中央、省委、市委關于老年教育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方面的決策部署,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學校建設作為確保搬遷群眾“養成好習慣,爭當新市民”和“留得住、能發展”的重點舉措,成立工作組深入全縣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進行調研,全面掌握實際情況、認真傾聽群眾心聲,做到情況清、底數明。目前,全縣共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3個、安置搬遷群眾15305人,其中縣級集中安置點2個10668人、鄉(鎮)級安置點11個4637人,其中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3174人。
統籌資源,科學規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道真自治縣結合13個安置點的資源狀況,制定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學校創辦方案,決定在全縣率先創辦道真自治縣老年大學玉溪鎮新興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分校、道真自治縣舊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學校,對學校怎么建設、資源如何利用等有關方面進行了認真規劃。玉溪鎮新興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1064戶4086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有692人,有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的477人。舊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69戶379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有117人,有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的98人。
積極宣傳,了解需求。玉溪鎮新興社區通過召開群眾會、懸掛橫幅標語、走訪宣傳等形式,舊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充分發揮“自管委”作用,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及周邊老年人宣傳成立老年大學分校(老年學校)的意義和目的,同時結合黨員到社區幫助工作,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在向困難老年人送米、油等生活物資時進行引導,動員老年人積極支持和參與報名,鼓勵他們成為新時代的“老年大學生”。通過登記了解,兩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人的主要興趣有廣場舞、唱歌、拉二胡、吹嗩吶,主要需求有城市生活習慣培養(使用智能手機、文明如廁、過斑馬線、乘坐電梯、乘坐公共汽車等)以及感黨恩、愛國教育等。
強化督導,全力推進。為確保兩地老年學校早日建成,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縣委組織部和老年教育工作部門深入指導,加強調度,各項工作推進有力。玉溪鎮新興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分校現已建成辦公場所200平方米、活動廣場200平方米,正在規劃設施設備采購事宜。舊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建立老年學校組織體系和制度,建成活動廣場4000平方米、辦公場所800平方米,設立校務辦公室1間、教室3間,并已投入資金5萬元購買了相關設施設備、教學器材,將根據新冠疫情和上級老教辦要求確定開學事宜。
道真自治縣舊城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年學校